三国群英传7如何快速练兵
关卡自动征兵,城池要手动指派武将征兵(前提都是得有钱)。兵种升级到二阶兵时武将大约9级,最快升级到三阶兵时,武将大概在23级,前提就是一直用兵去杀,武将待命就好了。 推荐练骑兵和舞娘,一阶骑兵除了长枪兵以外绝对不会吃亏,二阶骑兵稍弱,一定要避开重戟和强弓,三阶无敌了。 一阶舞娘比较弱,最好打水兵长枪兵等升级,二阶舞姬很强大的,即便连弩车强弓兵铁锤兵等,只管冲上去就行,三阶星官,能力更强,但太集中不好操控,容易被敌方技能干掉一大堆。最好骑兵和舞姬组合,很快就升到二十多级。
三国时期最会练兵的十位将军
1、曹操曹操可说是三国时期公认的最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三国时曹魏的奠基人,他还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这样一堆闪光的头衔冠于一人身上,在三国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也是罕见的。当时主持著名“月旦评”的许劭许子将,曾对曹操下过“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曹操一生身经百战,打黄巾,讨董卓,诛吕布,灭袁绍,征乌桓,降匈奴,平凉州,在生前,基本上所有主要的大战,曹操都亲身主持和指挥,军事才能不仅在当时冠绝众人,还为历代所推崇。2、诸葛亮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大概是在三国里最受争议的一个,易中天《品三国》里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加上在时期,像、粟裕这样的军事家,都曾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作出不好的评价,于是现代就开始流传开了诸葛亮不会打战的观点。但可以看看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历史上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唯一与曹操并列的军事家,并且在历朝历代中,诸葛亮都是位列武庙十哲的人物之一,如果这还不够,哪怕在现代的权威辞典中,如《辞海》、《大英百科全书》等辞书,所提到三国人物军事大家只有两人,一是曹操,二就是诸葛亮。除开诸葛亮其他的事迹,北伐的战果估计是对诸葛亮军事才能诟病的最大原因,但认真想来,像司马懿这么牛叉的人物,对上诸葛亮时,却有“畏蜀如虎”的笑名,在“不擅军事”的诸葛亮手上讨不到半点便宜,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样的历史评价还是客观的。可以看看刘备未得诸葛亮之前的“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和得了诸葛亮之后的“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也莫怪司马懿对诸葛亮评曰“真乃天下奇才也”了。3、司马懿估计很多人都是从三国演义中认识了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对决时,司马懿每次都是高挂免战牌,避战不出,给人一种懦弱的印象,连他自己的部下都讥笑他“畏蜀如虎。”甚至在诸葛亮死后,还传出“死诸葛吓跑活司马”的流言,让司马懿的形象畏缩无比。但实际上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在三国时期可是首屈一指,说他雄韬伟略也毫不过分。如果说没有司马懿,诸葛亮恐怕早就攻占中原,兴复汉室江山这大概有点过分,但确实是因为司马懿的军事策略,才将诸葛亮阻在益州,数次北伐无功。除了这点,大可看看司马懿的其他战绩,如智擒孟达,司马懿八天急行军1200里,这种出其不意的用兵之道,在当时的环境下堪称奇迹。而在平定辽东的战役中,司马懿更是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料敌先机,还声东击西示敌以弱虚张声势,将孙子兵法的旨要在公孙渊身上演练了一遍,将公孙渊耍得团团乱转,最后只能憋屈的战死在辽水边上。4、周瑜周瑜,字公瑾,吴国大都督,有美周郎之称。周瑜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并不太好,心胸狭窄,年轻气盛,因嫉妒诸葛亮而被活活气死。但历史上的周瑜不仅“性度恢廓”,文韬武略与诸葛亮相比,实在是“一时瑜亮”,甚至在某方面还有胜之。关于周瑜的军事才能,不说他辅助孙策短短几年间拿下了江东,便是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5万孙刘联军,击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其中表现出的军略决断和统帅之能,实非常人所及,在战后周瑜还向孙权提出了“二分天下”的策略,若非早逝,很难说历史会否因此发生变向。5、陆逊陆逊是继周瑜后的东吴大都督,史评陆逊“多沉虑,筹无不中”,是周瑜后东吴最杰出的统帅。陆逊崭露头角的一战就是对名将关羽,陆逊利用关羽骄傲自负的性格,关羽,后与吕蒙二人合力夺取荆州,关羽在二人的攻击下进退维谷,败走麦城,后被东吴擒杀。夷陵之战中,陆逊更是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数万大军,将刘备赶回了白帝城,刘备因此而忧愤病逝。石亭之战,陆逊骗赚曹休,大败魏军,擒杀魏军一万余人,缴获军资器械无数,曹魏都督曹休也因此气愤病死。6、曹仁可以说,曹仁是三国演义中被抹黑的最惨的名将,在演义中,曹仁就像是个谁都可以刷一把的经验包,他的能力,乍眼看去,就是曹家兄弟中最垫底的那个。但历史上的曹仁却不一样,是真正的曹魏第一将,在曹操军早期的军事行动中,如果说曹操决定了战果的上限,那么曹仁就决定了下限。曹仁很少在正面战场露面,但每次曹操出征,都是将曹仁放在背后,为自己遮风补漏,正是身后有曹仁的存在,曹操才能放心的四处征伐,攻城略地。关于曹仁的统帅能力,就曹操的识人之明,在曹操早期,曹仁是唯一一个可以与曹操分兵独自领军的人物,而在战绩上,曹仁跟随曹操一生征战,立功无数,更有救过曹操的记载,赤壁之战后,曹操也是放心的将曹仁留在荆南,抵敌周瑜和关羽这样的牛叉人物,可见曹操对曹仁能力的信任和认可。7、关羽关羽可谓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一个将领,不仅生前被各方尊崇,死后还被民间神化,尊为“武圣”,享有至高的荣耀。关羽的武功和忠义得到古今一致的认同,但对于其军事统帅能力却存在多方的争议,有人认为,在统御上,关羽刚愎自用,能力平平,正是因为关羽军事上的,加上性格缺陷,才导致丢了荆州,最后身死麦城。但就关羽镇守荆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却不能只以兵败身死的结果来否定关羽的军事能力,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点评:“蜀,小国尔,名将唯羽。”刘备和诸葛亮在西进巴蜀后,只留关羽一人镇守荆州,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刘备和诸葛亮不知道关羽的性格缺陷吗?肯定知道,但却仍然相信关羽能以小小的半个荆州,可以北抵曹魏南控东吴,并且关羽也很好的做到了。在镇守荆州期间,关羽还对曹军来了个“水淹七军”的故事情节,擒于禁、杀庞德、困曹仁,差点逼得曹操迁都避其军威,后来若不是因为性格问题,被东吴钻了空子,背盟偷袭,估计诸葛亮在最后也不会硬是累死在北伐上,所以,关羽的军事能力是值得肯定的。8、张辽张辽可说是三国时期一个近乎完美的将领,不管勇武统御,军略文韬,甚至人格品德,皆为诸将典范,张辽作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深受曹操的喜爱和信任。张辽本为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跟随曹操东征西讨,立下无数战功,像平昌豨,破袁氏,讨陈兰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逍遥津之战。张辽在被曹操委派镇守合肥期间,孙权本想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以雷霆之力攻占合肥,为东吴北上伐魏打通道路。孙权以十万大军进逼合肥,却不想被张辽以八百精锐杀得惊魂落魄,最后久战不利,在退兵途中反被张辽追杀,孙权还因此差点被张辽活捉。逍遥津之役后,东吴军民谈张辽而色变,孙权甚至在后来张辽病重,也莫敢窥视合肥,只与左右言:“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9、邓艾邓艾是曹魏后期的名将,不仅武略出众,在治政上也很有一手,曾著《济河论》予司马懿,得此得到司马懿的赏识,进入曹魏的军事集团。邓艾长期在魏蜀西边战线防备姜维,与姜维有多次的交战,虽然彼此各有胜负,但邓艾明显占了姜维的便宜,特别在段谷一战,邓艾料敌机先,大败蜀军,蜀军士卒溃散,死伤惨重。姜维也因此战之败,向刘禅请罪,自贬为后将军。邓艾最光辉的战绩是阴平,率军翻越七百余里渺无人烟的蜀川险域,在毫无后援粮草的情况下,奇袭成都,最后以一己之力覆灭了蜀汉。10、姜维姜维可说是蜀国后期唯一的顶梁柱,在蜀国国力凋敝的情况下,还能以一人之力,数万疲惫之师,搞得曹魏西北边地鸡犬不宁,但限于各种客观因素,姜维北伐的战果并不理想,甚至最后还被邓艾阴平,抄掉了蜀国的老巢,但这始终不损姜维的才能。可能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姜维的北伐,不恤民力,使得君臣不满,才产生了各样的内部矛盾,但在当时蜀魏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对比下,蜀汉是处于极度的劣势的,姜维的北伐中原可说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因为姜维武略出众,才试图北伐为蜀汉寻求那一线的生机,只是奈何时运不济,加上对手强大,最终只能以失败身死收场,成为三国最后的一个悲剧英雄。
孙武练兵到底指的是什么啊
孙武练兵,是孙武来到吴国仕官,吴王阖闾给出的一道面试题。孙子,名武,本是齐国人。因擅长兵法被吴王阖庐召见。阖庐问孙武道:“你写的兵法十三篇,我全都看过了,你可以用它来小试一下练兵吗?”孙武回答说“可以。”阖庐又问:“可以用妇女来试验吗?”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阖庐决定考验一下孙武,并挑选出宫中一百八十个美女。孙武把她们分成二个分队,用吴王的二位宠姬为各队队长,并命令她们拿好戈戟,然后训话:“你们知道你们的前胸、左右手以及后背吗?”美女们说:“知道。”孙武说:“命令向前看时,就看前胸所对的方向;命令向左看时,就看左手方向;命令向右看时,就看右手方向;命令向后看时,就转身向后看前面人的后背。”美女们回答说:“是。”规则公布后,于是架设铁斧,并反复多次说明练习规则和兵法兵纪。一切都已布置妥当后,于是就击鼓命令向右看,美女们大声笑起来。孙武说:“规则不明确,约令不熟悉,这是将帅的罪责。”于是孙武再一次申述练习规则和兵法兵纪,并击鼓命令向左看,美女们又是大声笑起来。孙武说:“规则不明确,约令不熟悉,是将帅的罪责;规则既已明确,军纪既已陈述清楚,仍然有人违纪违法,如不加以执行,这是队长们的罪责。”于是想斩杀左右二位队长。吴王在看台上观看孙武练兵,当他看见孙武要斩杀二位爱姬时,非常惊骇,急忙派使者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你能训练士兵了;我如果没有这两位爱姬,我将吃不好饭,希望你不要斩杀她们。”孙武回答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孙武下令斩杀左右两位队长,并巡游示众,任命副队长为队长。于是孙武又下令击鼓。这之后,美女们无论向左向右向前向后,也无论是跪下还是站立都符合练兵的原则,再没有一个敢吭声了。于是孙武派使者向吴王报告说:“兵士已经训练好了,大王可以下来检查观察她们,她们将遵从大王所要做的,哪怕是让她们赴汤蹈火,她们也会愿意。”吴王沮丧地说:“将军你把她们解散,让她们回屋里休息吧,我不想下来看了。”孙武回答说:“看来大王只是喜欢我兵法所写的那些言辞,而不能把它落到实处。”从此,吴王阖庐知道孙武的确懂得用兵作战,终于以孙武为统帅。孙武率领吴国向西攻破强大的楚军,直捣楚都郢,向北威震齐国、晋国,名声显赫于诸侯国。孙武练兵的现代营销管理启示《孙子兵法》真是名不虚传!孙武真是不愧为“兵圣”!不说别的,一群弱不禁风的女子,经他这么一训练,就变成了一群进退自如的斗士。哎!现在的企业家为什么要苦叹人才难找、资金缺乏、没有好的项目呢?要说人才难找,人才市场每天都是挤满了汗流浃背要找工作的人,有多少英雄在愁无用武之地;要说资金缺乏!当今不缺的就是资金了,银行里的钱等着人贷,民间资金市场也是越来越开放,连国外的资本巨头也在向暗送秋波;要说项目,难道排毒养颜胶囊、脑白金真的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功效,与他们同类的产品甚至比它们功效还好的产品多着哪!“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这些企业家怎么不反省反省自身的市场造势能力呢?
什么叫用兵之法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古代一种治军思想。指用兵首先要进行训练。《吴子·治兵第三》中讲:“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司马法》上也说:“士不先教,不可用也。”说明没有训练,便不能作战。荀子对练兵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训练好了,敌人就不敢轻于进犯。这一练兵于先的军事思想,是历来部队所推崇和实行的。
有没有当过兵的朋友,部队上多少天训练一次
天天训练呀。部队每天都要训练,我当兵的时候就是这样,训练专业,训练体能。早上起来一个轻装5公里,早饭,专业训练,5公里,午饭,专业训练,5公里/体能,晚饭,夜训,5公里,睡觉。在我的部队整天就是这么过的。当兵不训练怎么能行。只是每天训练的内容不一样罢了。但周周都差不多一样。希望能帮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