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马灯人物介绍
马灯人物顺序如下;1、队伍教导师傅2、李仁芳(手持令旗)3、陈进士/宋琮4、薛仁贵5、樊梨花6、薛丁山7、柴君主8、杨六郎9、穆桂英10、杨忠保11、貂蝉12、吕布13、黄忠14、马超/李靖王15、诸葛孔明16、赵云17、周瑜18、张飞/岳飞/岳云19、刘备20、车姑娘21、丑角22、关云长23、小马童/后师傅
唐初名将排名
一、李靖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隋末唐初将领。著有多部兵书,但大多已经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北宋时列入《武经七书》。李靖是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原来是隋朝将领,李渊太原起兵反隋后,入李世民幕府,为唐朝的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消灭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萧铣,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贞观三年,率领大军灭亡厥,被封为代国公,贞观九年,率领大军征讨吐谷浑,后来改封为卫国公,649年病逝,谥号景武。主要成就: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厥,西破吐谷浑。二、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唐朝初期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后来在攻亡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669年去世,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主要成就:破厥,灭高句丽。三、王忠嗣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王训,唐朝时期著名将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被唐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开元,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730年,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738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天宝元年,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两王子阵亡,吐谷浑降唐。最后因为宰相李林甫诬陷,被唐玄宗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而终。宝应元年,追封为兵部尚书。主要成就:大破奚契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大破吐蕃。四、苏定方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乱世中屡建战功。贞观初年归李唐,随李靖北伐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作为前锋率先攻破颉利可汗牙帐。显庆二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唐朝国土向西开拓至中亚,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为大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先后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乾封二年去世,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庄。主要成就:破厥、灭西突厥、平葱岭之乱,夷百济、伐高句丽、败吐蕃。五、郭子仪郭子仪(697年—781年),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早年参加武举入仕,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部安禄山,收复多处失地,至德二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曾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后来史思明又攻陷洛阳,吐蕃也入侵,郭子仪再次重掌兵权。唐代宗即位后,宦官程元振多次离间诬陷,使得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仆固怀恩游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建中二年,郭子仪去世。德宗废朝五日,追赠太师,谥号忠武。主要成就: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入侵。六、李晟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唐朝宰相、军事家。出身军伍世家,十八岁便投身军旅,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后又以败吐蕃之功,封合川郡王,入朝为神策都将。784年,李晟率军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改封西平郡王。793年,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主要成就:河朔三镇,平定朱泚之乱,抵御吐蕃入侵。七、李光弼李光弼(708年-764年),契丹族,唐朝时期著名将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762年,命军浙东袁晁起义,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晚年为程元振、鱼朝恩所谗,病死徐州。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浙东袁晁起义。八、裴行俭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唐朝时期著名将领,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早年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裴行俭善于识拔人才,军中提拔的将领如程务挺、王方翼、郭待封、黑齿常之等,都成为一代名将。665年,拜安西大都护,在西域时,诸部多慕义归附。679年,西突厥的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与李遮匐反叛,侵逼安西,当时裴行俭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归国,途经西州时,募得万骑,以计俘都支,将吏于碎为他立碑纪功。同年,率军平定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的叛乱。681年,以反间计逼伏念执温傅来降,余众悉平。永淳元年病逝,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宪。主要成就:计俘都支,平定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之乱。
唐朝十四大开国功臣
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2.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其父为李渊堂弟 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李世要幕僚。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 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李世要幕僚,善于谋略。 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7.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8.特进、卫国公李靖,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9.特进、宋国公萧瑀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12.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13.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14.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15.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叔,外戚。16.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17.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18.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19.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20.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21.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22.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23.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徐世绩24.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
陕西十大伟大名人
(一)神农氏(上古)神农(前3245 — 前3080),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市境内),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神农,又称神农氏,汉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 。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二)秦孝公嬴渠梁 (战国)嬴渠梁(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战国时秦国国君,即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即王位。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三)汉武帝刘彻 (西汉)汉武帝刘彻(前156 -前87),西汉长安人。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汉武帝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四)班昭 (东汉)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五)隋文帝杨坚 (隋朝)杨坚(541~604),即隋文帝,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王朝的建立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十大皇帝之一。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数百年的,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成为盛世之国。(六)孙思邈(唐朝)孙思邈 (58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尊为古代十大名医之祖。主要著作有《千金要方》。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七)唐玄宗李隆基 (唐朝)唐玄宗李隆基(685—762),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第六位皇帝,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八)白居易 (唐朝)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九)柳公权(唐朝)柳公权(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字诚悬,汉族。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古代十大书法家之一。柳公权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十)寇准(北宋)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景德元年(1004),出任宰相。当年,契丹南下犯宋,力主真宗亲征,反对南迁。真宗抵达州后,军心渐渐稳定,后射杀辽军先锋挞览,于是订立了“渊之盟”。古代十大忠臣之一,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陕西古今著名的军事将领有哪些
陕西历史悠久,关中之地人杰地灵,自古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相比于江南地区多文人才子,关中自古有着很多名将猛将。1、白起白起是郿(陕西眉县)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为秦国征战30多年,参与大小70余战,从无一次败绩。秦昭王时期,为了争霸天下,继续贯彻商鞅变法,彻底推行军功爵制,平民出身的白起顺势而生。白起最善于用兵,伊阙之战,大败韩魏联军,斩敌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攻下五座城池,经此一战,白起一举成名。随后,白起又率军夺取韩国安邑以东的土地,败魏国夺取大小城池六十一座,夺下了赵国光狼城......白起带兵伐楚,水淹楚国鄢城,淹死数十万百姓,又攻破楚国郢都,烧毁楚国王陵,逼得楚王迁都。经此一战,楚国元气大伤,白起也因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名震天下。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华阳时,韩国向秦国求救,白起率军大败赵魏联军,斩首十五万。经过华阳之战,秦国与赵国矛盾更加剧烈,爆发了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白起大败赵军,射杀赵军主帅赵括,坑杀赵国40万降卒。经过这一战,强大的赵国精锐尽损,秦国统一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白起为秦国攻城略地,威震六国,但是自长平之战后,与秦国相国范雎结下仇怨,最终落下个自刎身亡的结局。2、王翦、王贲、王离王翦是频阳东乡(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除了韩国,其他五国都是王翦、王贲父子两个率军攻灭的,是秦朝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王翦、王贲也因此被封为武成侯、通武侯。秦王嬴政正式亲政后,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开始了,王翦也开始率军横扫六国,反间计除赵国名将李牧,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后来王贲又率军攻下跑到代地的赵国贵族,俘虏代王嘉,赵国灭亡。荆轲刺秦后,王翦率军攻伐燕国,攻取燕都城蓟,后来王贲又率军攻下燕国的辽东,俘虏燕王喜,没网赵国。李信伐楚失败后,王翦率60万秦军攻伐楚国,大破楚军,杀楚国主帅项燕,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王贲是王翦的儿子,也是秦国开疆拓土的大功臣。王贲不仅领兵灭了赵国代地、燕国辽东,彻底平定燕赵,还带兵杀死魏王假灭亡魏国,俘虏齐王建灭亡齐国,使秦国彻底统一六国。王离是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是秦朝后期的名将。秦朝一统天下后,王翦、王贲因功封侯,但也激流勇退,王离一直跟随蒙恬镇守匈奴,蒙恬被赐死后,兵权移交给王离。秦末天下大乱,王离率军南下平定叛乱,在巨鹿之战被项羽击破,王离也被俘虏不知所踪。3、司马错司马错是少梁(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司马错还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曾经和张仪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最终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使得秦国更加富庶。司马错先后担任过国尉、左更、客卿,多次攻下魏、韩、楚的城池。4、公孙衍公孙衍是阴晋(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早年曾在秦国参军,在攻打韩魏时,屡立战功,尤其是雕阴之战,公孙衍率军大败魏军斩首八万,俘虏魏国主帅龙贾,公孙衍也因功成为军爵十六级的大良造。公孙衍虽然前半生为秦国攻城略地,后半生却是秦国争霸天下最大的对手,离开秦国后他成了一个真正的纵横家,主张诸国合纵抗秦,发起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义渠君在秦国背后下手也是公孙衍的策略。5、耿弇、耿恭、耿秉耿弇是扶风茂陵(陕西省兴平市)人,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的第四位。耿弇是东汉时期的战神,智勇双全,在历次战役中将心理战、攻坚战、围城打援、声东击西、避强击弱等一系列战术发挥到了极致。耿弇归顺刘秀后平定河北,横扫齐鲁,征讨陇右,平定四十六郡,屠城三百,没有一次败绩,为东汉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东汉时期开国功臣都得以善终,耿弇功高却不震主,国家安定后主动上缴大将军印,只是以列侯身份列席朝会,深得刘秀信任,遇到不同意见总是征求他的意见。在东汉时期,耿氏家族名将辈出,东汉灭掉匈奴的最大功臣就是耿氏家族。十三将士归玉门的耿恭是耿弇的侄子,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体现了汉朝的气节。勒石燕然的巨大战功也是耿弇的两个侄子耿秉、耿夔打下的,耿秉还曾平定车师国。6、马援马援是扶风郡茂陵县(陕西省兴平市)人,东汉开国功臣,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归顺刘秀后,堆米为山代地形模型,分析战局形式,为消灭隗嚣立下显赫功劳。东汉建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抚平羌乱,平定岭南,北击乌桓,威震边疆。马援的一生东征西讨,不惜马革裹尸,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7、定远侯班超班超是扶风郡平陵县(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出身于史学家族,他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开始也是为官府抄写文书,但是他胸有大志,向往傅介子和张骞那样异域封侯的人,毅然投笔从戎。班超带领三十多人出使西域,在西域三十一年,大小无数战,收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在远在万里的西域被封为定远侯。定远侯班超智勇双全,凭一人慑服西域五十多国,为西域的回归作出了重大贡献。晚年的他思念家乡,上书请求回京,“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大为感动,召他回京,班超回去后不久病逝。8、马超、马岱马超是马援的后人,扶风茂陵(陕西兴平)人,蜀汉名将。马超是西凉有名的猛将,在西凉有很高的威望,深得羌人、氐人的拥戴。早年时期马超也是一方诸侯,曾联合韩遂对抗曹操,潼关之战追杀的曹操落荒而逃,差点被乱箭射杀。在随后马超卷土凉州,依附张鲁,又投靠刘备,凭威名震慑刘璋开城投降。马超半生枭雄,投靠刘备后,虽然职位也是很高,但是并没有受到重用,最后黯然病逝。马岱是马超的从弟,曾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战役。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奉杨仪的命令率军斩杀魏延,也曾率军北伐,但是被牛金击败。9、杜预杜预是京兆郡杜陵县(陕西西安)人,魏晋时期的军事家。杜预博学多才,善于用兵,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虽然杜预本身没有武艺,但是身为统帅他擅长的智谋,以一当万。作为军事家,杜预最大的功劳就是突破长江天险,直取建业,一举灭亡东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割据的局面。这一战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后世所推崇。10、韦睿韦睿是京兆杜陵(陕西省西安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在南齐末年,韦睿就跟随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在南梁建立之后,他一直对抗北魏。梁攻北魏合肥之战,韦睿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一举攻占合肥。钟离之战,以少胜多,斩杀淹死魏军十万多人,取得南北交战以来南朝前所未有的一次大捷。由于韦睿的战绩显赫,北魏人对他很是畏惧,称他为“韦虎”,明朝杨慎曾称他为六朝人才之冠。11、韦孝宽韦孝宽是京兆杜陵(陕西省西安市)人,南北朝时期名将。韦孝宽历仕北魏、西魏、北周,在西魏时期韦孝宽率军抵御东魏就曾巧战潼关,智胜高欢,战功十分显赫。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采用韦孝宽的建议,成功打败北齐。可惜,宇文邕英年早逝,周宣帝继位后,韦孝宽又率军攻陈淮南,平定北方。周宣帝宇文赟更加短命,他死后,年幼的宇文阐即位,实际上是丞相杨坚掌权。宇文炯反抗杨坚,举兵发动叛乱,韦孝宽又率兵打败了他。平定尉迟迥叛乱不久,韦孝宽就去世了。12、杨素杨素是弘农郡华阴县(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功臣。杨素是弘农杨氏的后人,虽然名声不好,但是他的军事才能是无可否认的。在北周时期,杨素就跟随宇文邕攻伐北齐立下战功,在尉迟迥时也曾立下大功。隋朝建立后,杨素率领水军攻打南陈,大败,被陈国人称为江神。随后,杨素又率军击破江南各地士族豪强,平定江南,还曾大败突厥达头可汗。杨广即位后,汉王杨谅起兵反叛,杨素领兵数万击擒杨谅。杨素为人很是复杂,虽然战功卓越,但是他助杨广夺位,嫉妒陷害史万岁,却是一直为后人所诟病。13、史万岁史万岁是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人,隋朝名将。史万岁弓马娴熟,为人非常勇猛,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对抗突厥时,两军各派一名勇士出战,史万岁直接冲过去砍下突厥勇士头颅,震慑的突厥不敢再战,议和退兵而去。这一战彻底奠定了史万岁的威名,在后来突厥再次进犯隋朝时,听说领军的是当年威震敦煌的史万岁,吓得撤军而去,史万岁率军追入沙漠数百里,斩杀数千人。史万岁在隋朝统一天下,平定江南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单骑威震突厥,使得隋文帝被尊称为“圣人可汗”。史万岁虽然勇猛无敌,善待部下,但是因为功劳卓越,被杨素嫉妒陷害,在朝堂上被隋文帝杨坚当场打死。史万岁死后,全国没有一个不惋惜的,杨坚事后虽然后悔,但是为了颜面,还是罗列出他的罪名。14、李靖李靖是雍州三原(陕西三原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卫国公。李靖文武才略,李渊有反意的时候,李靖就察觉到了并且伪装成囚徒前去告密,因为天下大乱没有成功。晋阳起兵后,李靖被李渊俘虏,被李世民召入幕府,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立下大功。随后,李靖辅助李孝恭,仅用两个月的时间,消灭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萧铣,又前去安抚岭南,连下九十六州,平定岭南。辅公祏起兵叛乱时,李靖又辅助李孝恭,出其不意一举平定叛乱。李世民即位后,李靖继续率军击灭厥,攻灭吐谷浑,为唐朝的建立稳固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15、侯君集侯君集是豳州三水县(陕西省旬邑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侯君集早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玄武门之变诛杀建成、元吉他也是出谋划策,前去伏击的功臣。随后,侯君集又讨吐谷浑,攻灭高昌,立下赫赫战功。侯君集在唐朝地位也极是显赫,但是因为他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最后李世民不得不杀他。16、郭子仪郭子仪是华州郑县(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一生经历七朝,在武则天时期就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兵勤王,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收复两京等重大战役,平定了叛乱。安史之乱后,吐蕃进入长安,郭子仪计退吐蕃,二复长安。仆固怀恩反叛时,引诱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郭子仪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郭子仪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17、韦皋韦皋是京兆府万年县(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名臣。唐德宗时期泾原兵变,韦皋用计诱杀叛军首领朱泚所派的使者,坚决抵抗叛军。韦皋最大的功绩是在蜀地二十一年,多次挫败吐蕃入侵,《旧唐书》称他“凡破吐蕃四十八万......功烈为西南剧”。18、王忠嗣王忠嗣是华州郑县(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人,唐朝名将。王忠嗣勇猛善战,对抗吐蕃时,他曾单骑杀进吐蕃大军,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北伐契丹时,王忠嗣率军北出雁门,桑干河三战三捷,大破奚、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耀武漠北。随后,又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大破吐蕃,威震边疆。19、韩世忠韩世忠是延安府绥德军(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 ,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在北宋时期,年轻的韩世忠就参军抵御西夏,作战非常勇猛,但是因为童贯怀疑他的战功,只进了一级。其后,韩世忠又参与方腊起义冒险生擒方腊,宋金合击攻灭辽朝,山东河北盗贼,抗击金军他也都有参与。北宋覆灭后,韩世忠又积极拥戴赵构,平苗傅、刘正彦叛乱,解救宋高宗,韩世忠的地位也大大提高。在完颜宗弼率大军南侵时,一路所向披靡,韩世忠封锁长江,几次大败金军,将金军逼入黄天荡,以八千围困号称十万的金军长达四十八天。随后,韩世忠又在大仪镇击败金与伪齐联军,为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20、刘光世刘光世是保安军(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刘光世曾在杏子堡战斗中击败西夏军,其后又多次率军攻打金军,不过相比韩世忠、岳飞没有太大的战绩。刘光世去世后,被追封为鄜王,列七王之首,不过对他的评价都是极差,贪财好色,驭军无法。21、李显忠李显忠是绥德军青涧(陕西清涧)人,南宋抗金名将。两宋之际,山河破碎,但是却是有着大批的忠义之士。李显忠年轻时跟随父亲征战,却被金人俘虏,此后辗转投靠西夏,又大破西夏战斗力最强的铁鹞子军,招募万余人,回归南宋。李显忠辗转万里归宋,南宋名将吴玠曾评价他“忠义归朝,惟君第一。” 随后,李显忠多次大破金军,立功疆场,隆兴北伐他也曾参战,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以失败告终。22、李自成李自成是陕西榆林米脂县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纷起义,李自成是闯王高迎祥的部下,作战非常勇猛,被称为“闯将”。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成为闯王,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部众发展到百万。随后,李自成建立大顺,攻克北京,明王朝。李自成在北京没待多久,满清入关,李自成就开始了,退到九宫山时,李自成被当地民众杀死。23、张献忠张献忠是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陕西定边县)人,明朝末年与李自成齐名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建立了大西,自称“大西王”。张献忠一生对抗明朝,在明朝灭亡后,他又开始抗清,而他本人也在北上抗清中战死。张献忠虽然战死,但他死前留下“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这句话,从此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大西军将领率领大西军联合南明,共同抗击清军,尤其是李定国,为南明坚持到最后。24、李定国李定国是陕西榆林人,南明的抗清名将,晋王。在明末李定国是反抗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是张献忠大西的大将,屡立战功。张献忠死后,大西军联明抗清,李定国成为南明最忠义的大将,两蹶名王,血战磨盘山,为南明小朝廷呕心沥血。在南明永历帝被吴三桂杀死后,李定国自知回天无力,不久染病去世,临死仍嘱咐部下“宁死荒外,勿降也!” 。当下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蔡锷等起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曾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杜聿明,陕西米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著名将领,在昆仑关战役中击毙日军5000余人。胡琏,陕西华县(陕西华州)人,中华陆军一级上将关麟征,陕西鄠县(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曾率部参与台儿庄战役。张灵甫,陕西省长安县(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杨虎城,陕西蒲城人,曾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孙蔚如,西安市灞桥镇人,陕军主帅,“七七”爆发后,率杨虎城部下抗战。刘志丹,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工农红军的高级将领。李达,陕西省眉县人,开国上将。张宗逊,陕西省渭南县(渭南市)人,开国上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