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和罗士信谁更厉害
在《说唐》《隋唐》《兴唐》这三部小说里,要论影响力,无疑《说唐》是最大的。在以《说唐》为蓝本的评书小说里面,有十八位最厉害的武将,号称“隋唐十八条好汉”。其中李元霸以绝对的优势名列第一位,马前几乎没有三合之将,真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十八条好汉分别是: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二条:天保将军宇文成都;第三条:银锤太保裴元庆;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第六条:双镗无敌伍天锡;第七条:神枪少保罗成;第八条:靠山王杨林;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第十条:四宝大将尚师徒;第十一条:八马将军新文礼;第十二条;双枪大将定彦平;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第十五条:铁锤大将梁师泰;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第:皂袍大将尉迟恭;第十八条:赤发灵官单雄信。大家看到没有,《说唐》里面没有罗士信,李元霸就是无敌的存在,无人敢与之争锋。而在《隋唐演义》里面,并没有“十八条好汉”之说,而是有个“四猛、四绝、十三杰”。他们分别是:四猛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第二猛:四宝大将尚师徒;第三猛:八马将军新文礼;第四猛:铁枪大将来护儿。四绝第一绝:罗松的枪法;第二绝:程咬金的斧子;第三绝:侯君集的轻功;第四绝:尚师徒的呼雷豹。十三杰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第五杰:南阳候伍云召;第六杰:双镗大将伍天锡;第七杰:神枪少保罗成;第八杰:靠山王杨林;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第十杰:金面韦陀秦用;第十一杰:铁锤大将梁士泰;第十二杰:武王杨芳杨义臣;第十三杰,并列两位:神拳太保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其中,罗士信是四猛之一,而李元霸则是十三杰之一。要问李元霸和罗士信谁更厉害,咱们就得以《隋唐演义》里面的内容为准。下面咱们先对这二人做个简单的介绍。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唐国公李渊的四儿子,长得面黄肌瘦,瘦小枯干,上称称一称,最多也就七、八十斤的样子。用单田芳老爷子的话来说,掐吧掐吧不够一碗,按吧按吧不够一盘,摆在席面上,都不够一道菜。别看这位四公子其貌不扬,却是天生异禀,力大无穷,双膀一晃,有四象不过之力。好家伙,四头大象都没他力气大,这也太恐怖了。此人胯下一匹宝马,名叫万里烟云照,掌中一对金锤,名曰擂鼓瓮金锤,横扫天下,盖世无双,那是公认的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出道即是巅峰,自出世以来,几乎没遇到过对手,与人对战,都是碾压性的胜利。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厉不厉害?在他面前过不去三个回合。银锤太保裴元庆勇猛不勇猛?也就勉勉强强能接住他三锤而已。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对他而言,全部都是笑话。他最露脸之战有两处,一处是大战四平山,一处是大战紫金山。四平山之战,他把十八国的百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千百员的战将无不胆颤心惊。紫金山之战,他逼着十八家反王递上降书顺表,为大唐朝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这么说吧,纵观隋唐时期所有的英雄好汉,也只有李元霸能真正当得起“天下无敌”这四个字!今世孟贲罗士信罗士信,河北河间府人氏,自幼父母双亡,被九省绿林道的北路瓢把子王宣王君可收留在身边,以放牛为业。这罗士信虽然天生愚笨,脑子不太灵光,但长得却是五大三粗,身高体壮。尤其是一身力气,大得惊人。他放牛有个特点,牛要是听他的话还就罢了,要是有哪只牛敢不听他的话,他一生气就把牛摔死。他天生的神力,摔死一头牛就跟咱们普通人摔死一只老鼠差不多。因此他放牛是越放越少,都被他隔三差五地给摔死了。好在王君可是家大业大,对这种事也不在乎,大不了天天吃牛肉呗。有一次秦琼路过王君可的五柳庄,见到了罗士信。他爱惜罗士信的天真烂漫,便和王君可一商量,将这傻小子带回到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自己的家中。罗士信自从跟了秦琼以后,拿秦琼就当自己的亲哥哥一样尊敬。秦琼也十分疼爱这个傻兄弟。秦琼在济南节度使唐璧帐下做中军官之时,曾受到过监军大人来护儿的欺负。罗士信知道以后可不干了,他大闹监军府,不仅把来护儿胖揍了一顿,还把他的大铁枪给夺过来占为己有。罗士信的大铁枪是怎么来的?就是从铁枪大将来护儿手里抢过来的。罗士信跟着秦琼到了瓦岗山以后,更是屡立战功,成了瓦岗军的一张王牌。对这二人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之后,再说一说他们的交手经过。在《隋唐演义》里面,西府赵王李元霸曾经和今世孟贲罗士信有过一次正面交锋。那是大战四平山的时候。话说大运河开通之后,杨广就要准备着乘坐龙舟去扬州赏琼花。那杨广身为一国之君,能悄无声息、偷偷摸摸的去吗?当然不能!他要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去。随行人员除了宫娥彩女和文武百官之外,沿途之上还有三十多万大军一路护送。统军大帅是靠山王杨林,先锋官是天保大将宇文成都。杨广此举震动天下,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以瓦岗山大魔国为首的十八路反王得知此事以后,经过商议,决定兵伏四平山,待杨广经过此地之时,趁机将这昏君截杀。这就是著名的“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的故事。十八路反王都是谁?第一位: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第二位:相州白御王,高谈圣;第三位: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第四位: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第五位:明州王,张金城;第六位:南阳王,朱灿;第七位:淮安王,铁木尔;第八位:沙陀王,罗可汗;第九位:荆州王,刘大鹏;第十位:甘肃王,谢天豹;第十一位:北汉王,萧铣;第十二位:宁夏王,马德来;第十三位:武英王,哈洪太;第十四位:高丽王,李凤;第十五位:上梁王,韩勇;第十六位:下梁王,韩猛;第十七位:济南王,唐壁;第十八位:济宁王,王薄。这十八路反王共带来八十多万人马,号称百万。盟主是混世魔王程咬金,盟军统帅是瓦岗军的大帅秦琼,先锋官是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的手下大将伍云召。其实“十八路反王伏兵四平山”这件事,杨广早就知道了,这么大的动静隋军的探马蓝旗早就探知了消息。杨广虽然恼怒,但也并不如何害怕,他认为这无非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在虚张声势而已,朕有皇叔和宇文将军护驾,他们纵有百万大军又能把朕如之奈何?杨广这么想,杨林和宇文成都可不这么想。这二人深知,这十八路联军里面,并非都是乌合之众,有的是骁勇善战的猛将和足智多谋的谋士,要是一旦皇上有个闪失,这本已岌岌可危的大隋江山就彻底完了。因此这二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果不其然,隋军人马刚一来到四平山下,就听三声炮响,惊天动地,紧跟着伏兵四起,漫山遍野都是雷鸣般的杀喊声。十八国联军拦住了隋军的去路。双方一对阵,联军的先锋官伍云召首先出战,隋军方面应战的是靠山王杨林。两人交手三十个回合,杨林不敌,被伍云召走马活擒。以众反王的意思,把杨林杀了,除去隋朝这根擎天柱。但联军大帅秦琼念及昔日杨林对自己的恩情,不忍心那么办,他力排众议,最终将杨林释放了。隋军方面第二个出场的是天保将军宇文成都,他一催胯下赤炭火龙驹,晃动掌中凤翅鎏金镗来战伍云召。这宇文成都不愧是天下第二条好汉,是真厉害,仅仅二十多个回合就打的伍云召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正在此时,联伍里面一将杀出。只见此人胯下一匹落日红云兽,掌中一对半月混金镗,正是伍云召的堂弟,隋唐第六条好汉伍天锡。伍天锡一看哥哥不是宇文成都对手,他打马如飞加入战团,哥俩儿双战宇文成都。哪知这哥俩儿也打不过宇文成都,三人打斗到四十多个回合,伍氏弟兄就顶不住了。眼看伍氏弟兄就要落败,联军里面又杀出来一员大将。此人身材魁梧,紫面虬髯,胯下一匹落日黄风兽,掌中一条熟铜大棍,乃是相州白御王高谈圣麾下的第一猛将,隋唐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雄阔海与伍氏弟兄交情至厚,他一看这哥俩儿要吃亏,赶紧催马抡大棍杀了上去。三人合力,这才将宇文成都堪堪抵住。这就是“海云天三人组,合力大战宇文成都”的故事。宇文成都以一抵三,不仅毫不畏惧,反而是越战越勇。一时之间,这四人杀了个难分难解,不分胜负。待打斗到一百多个回合之时,宇文成都就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了,而海、云、锡三人更是累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就在这个时候,联军的队伍中又跑出来一匹战马,但见来将银盔素甲,胯下一字癞角墨麒麟,掌中提着一对八楞梅花亮银锤,来将非别,正是排名天下第三条好汉的银锤太保裴元庆。原来前些日子裴元庆奉命去押粮了,这是刚回来。他往两军阵前一看,四将打的正酣,当场向大帅秦琼讨了一支将令,催马来到两军阵前。来到四将马前,裴元庆让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先稍作休息,他要独战宇文成都。宇文成都一看到裴元庆出马,心中就有些发怵。他知道这个裴三儿的本领比自己差不了多少,如今自己激战多时,早已消耗了大半体力,如何能是裴元庆的对手?果不其然,两人一交战,裴元庆只一锤就把宇文成都打的抱鞍吐血,拨马败回本队。这就是“银锤大战鎏金镗,三杰反打第二杰”的故事。宇文成都这一落败,靠山王杨林赶紧指挥着隋军压住阵脚,以防联军乘胜追击。与此同时,杨广下了一道旨意,命人赶紧到山西太原府,去请西府赵王李元霸前来救驾。闲言少叙,李元霸一来,这十八国联军可遭了秧了。他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照,掌中一对擂鼓翁金锤,就如同拿着苍蝇拍儿打苍蝇一般。不仅沙陀王罗可汗,宁夏王马德来,上梁王韩勇,下梁王韩猛,这四位反王先后命丧李元霸之手,就连银锤太保裴元庆也被打得落荒而逃。面对这天神一般的李元霸,大魔国亮出了自己的最后王牌,让今世孟贲罗士信出战。诸位,这第一猛和第一杰可就交上手了。这两人一交手,那真是实打实,硬碰硬。两人一个马上,一个步下,一个挥舞着双锤,一个抡动着铁枪。李元霸的一对擂鼓瓮金锤重达八百斤,罗士信一条浑铁无缨枪重达三百六十多斤。这样比起来,罗士信的兵器上好像吃着点儿亏。说到这儿咱得交代一句,罗士信的大铁枪是抢的来护儿的,原本没有这么重,是他后来特意让加粗加重的。由于这二人力气相当,谁也不服谁,枪来锤架,锤去枪迎,两人一直打了一百多个回合也没分出胜负。后来打着打着也不知怎么的,罗士信的铁枪和李元霸的双锤锁在了一起,两人几次较力,却怎么也分不开。这下可把两军阵前观战的双方将领们吓坏了,都替自己人担心。因为大家知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时间长了非得有一人受重伤不可,弄不好就得丧命。正在这个危急时刻,四绝之首的罗松恰好打此经过。再看罗松罗永年,催马舞枪来到二人近前,大喝一声如虎啸,银枪一挥鬼神惊,使出了一招盖世绝技,替二人解了围。这就是“一猛一杰会一绝”的故事。这是李元霸和罗士信唯一的一次交手,还是以平局收场。不过这次二人交手主要是比的力气,伯仲之间,难分上下。要是综合而言的话,我认为西府赵王李元霸应该更胜一筹。因罗士信只是力气大,并不会武功招数,而李元霸就不一样了,除了力气大之外,捶法也十分精湛。
孝感有哪些历史名人
崇敬军人,宣传将军。孝感籍的将军,我先后介绍了开国大将徐海东(大悟)、上将(大悟)、吴社洲上将(汉川)、杨志琦中将(汉川)、刘卓明海军中将(大悟)、邓汉桥少将(汉川)等等,欢迎大家阅读、关注。今天再介绍几位湖北孝感籍的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杨德清,湖北应城人,解放军上将。1942年9月生,1963年12月入伍,1964年10月加入党。历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委员。2004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是第十六届中央委员,十四大、十五大当选为委员。△喻林祥,湖北应城人,武警上将。曾任政治委员,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委员等职。2006年6月24日被授予上将军衔。2007年9月改授武警上将警衔。是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叶爱群,湖北大悟县宣化店人,中将军衔。生于1945年10月,1964年8月考入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历任第四十一集团军参谋长、副军长,第四十二集团军军长、广州军区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200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张孝忠,应城市义和镇人,解放军中将。1946年4月生。1984年2月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曾任第二炮兵53基地政治委员、第二炮兵56基地政治委员、第二炮兵政治部主任、第二炮兵党委常委、第二炮兵副政委。曾当选为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三国演义庞德的武力值是一个什么水平
庞德的武艺,到底算超一流呢,还是算强一流呢?超一流有十人,包括神将吕布,五虎将,颜良,典韦许褚,文丑殿后。强一流有二十余人,前排几位主要包括孙策、太史慈、张辽、张郃、徐晃、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彰、魏延、甘宁、华雄等。那么庞德如何定位呢?庞德先后跟随了马超、张鲁、曹操三任主公,主要参加了六次战役,我们分别看一下庞德的作战表现。1.入关之战,庞德暂露头角。在马腾时代,庞德就深受器重,当年马腾入京都时,担心曹操加害,就亲口嘱咐马超,如有不测,今后要以庞德为辅,并多听其教诲。马腾被害后,马超兴兵雪恨,而庞德、马岱就充当了左右副手,但马岱的能力在前期就不值一提了,因此庞德才是马超的超级臂膀。在围攻长安十日后,马超久攻不下,于是庞德献出了妙计,他建议马超暂且收军,纵令长安城内的军民出城打柴取水,然后庞德孤身混入长安城中。当夜三更,庞德攀爬到西城门上放火,在钟进(钟繇之弟)率领军士赶来救火时,庞德暴跳出来将钟进一刀斩杀,然后又杀散守卫城门的军校,一刀斩断关锁,奋力推开城门,于是马超、韩遂率西凉军一拥而入!可以说,正是庞德之妙计,马超才得以入关。攻潼关一战中,曹洪性急下关,徐晃赶来支援,但是被马超、庞德截住混杀,“曹洪、徐晃抵挡不住,折军大半”。曹、徐二人弃关而走,“庞德直追过潼关”,在曹仁率主力赶来接应后,庞德才回军与马超汇合。这一战中,马、庞、曹、徐的四人混战中,必将是捉对厮杀,但马超、庞德肯定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就庞德奋起直追的势头来看,曹洪、徐晃中的任何一位,在庞德面前都难以抵挡。2.渭南之战,庞德锋芒毕露。潼关之战,是马超的主场,堪称超级个人秀,因此庞德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但此后的渭南之战,庞德的表现却大放光彩。为了防止曹操渡过渭河后创立营寨,马超派庞德跟随韩遂前往渭南进行袭击。此战中,曹操令人挖掘甬道,然后诱敌深入,把韩遂围在垓心不能突围,庞德引铁骑而来,却摔入陷马坑内。庞德面临突况,竟然立即跳出土坑,“立杀数人,步行砍出重围”,一刀砍杀了曹永(曹仁的部将),夺过了对方的坐骑,然后重新上马,杀进包围圈,将韩遂救走。庞德的这个表现,其实是非常优秀的。长坂坡,赵云在摔入陷马坑后,立即连人带马跳出、然后展开血浆屠戮,但那只是因为“红光护体”,属于BUG加持,只能另当别论。我们再看其他几人:1.许褚。葛坡大战,曹操同样是挖掘深坑,而许褚在追击诈败的典韦时,同样摔入了陷马坑,愣是没能跳出来;2.太史慈。孙策收降太史慈时,同样是挖掘深坑,而太史慈匹马而逃时,也同样跌入陷马坑,但随即就被勾手缠住,然后被生擒;3.关羽。败走麦城时,关羽只是遇到了绊马索,在赤兔摔倒后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马忠带队生擒了。对比而言,庞德在跌入陷马坑后的应急能力、以及跳出陷马坑后的斩杀表现,实在过于抢眼。此后不久,马超与韩遂决裂。马超在韩遂营帐内展开了剑术群殴,在一番后冲出营帐,随即遭遇许褚、曹洪、夏侯渊、徐晃的围攻,而此时的西凉军已经自相残杀、溃不成军。马超奋力厮杀,从四将的包围圈中冲出,但是孤立无援,又遭遇曹操虎卫军的乱箭齐射,在战马被暗弩射倒后,马超翻身落地。在危机时分,庞德忽然冲了过来,“杀条血路,将军中战马与马超骑了,望西北而走”。这场混战,如果没有庞德,马超必死无疑!庞德能够在劣势局面下救出马超,必定与曹营中多位猛将交手,属实有点生猛。正是这场厮杀,让曹操对庞德印象极深,曾亲口在众将面前盛赞,“吾在渭桥时,深知庞德之勇”!3.南郑之战,庞德力抗群雄。马超潼关之败、复出再败后,投奔了汉中张鲁,当马超出征葭萌关时,庞德因患病并未跟随,而是留在了张鲁那里,当马超归降刘备时,并未考虑召回庞德。可以说,庞德被遗弃了。当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时,阎圃保举了庞德迎敌。南郑之战中,面对庞德,曹营众将展开了车战。张郃、夏侯渊、徐晃先后登场,分别与庞德单挑数合就退,此后许褚压轴出场,单挑庞德50余合,也退下了。四将回到曹操面前,纷纷称赞庞德的武艺;而庞德的表现是,“力战四将,并无惧怯”。但庞德共计厮杀了七八十合,却毫不惧怯(肯定后劲十足),尤其是消耗了一定体力后,还能酣战许褚五十余合,足见其勇猛实力。当年曹操招降徐晃时,就派出了许褚与之单挑,在厮杀50合之后,主动鸣金将徐晃召回,然后说“不以武力相逼”。通过对比分析,再参考冲击潼关时的表现,我们应该得出,庞德的战斗力,确实要强于徐晃。此后,庞德受到杨松的诽谤陷害,遭受张鲁的无故猜忌,甚至被问罪喝斩,在心灰意冷之下,最终归降了曹操。4.濡须之战,庞德斩杀大将。该战之中,张辽大显神威,痛殴了孙权凌统等人;在随后的决战中,张辽再次发威,与徐晃、李典合围一处,将孙权、徐盛围困在中央。曹操看到后,迅速做出擒贼擒王的决定,让许褚挥刀直奔孙权,在这种绝佳的局面下,周泰忽然闯入,一顿神勇操作后竟然把孙权、徐盛全部救走了。东吴陈武赶来救应,“正与庞德相遇,两军混战”,陈武挡不住庞德的大刀,不敌而逃,被赶到了峪口,因为树林丛密不能通过,却意外之下被树枝挂住了袍袖。庞德纵马而来,在陈武慌乱之际,一刀将其斩杀!濡须之战中,张辽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他并没有任何斩杀,许褚是曹营最猛的战将,但他却两手空空,唯独庞德,斩杀了对方大将,让孙权肉疼痛哭。论功劳,庞德应该仅次于张辽。5.斜谷之战,庞德杀退强敌。曹操屡次失利,在怒斩杨修后,准备与刘备在斜谷展开决战。两军阵前,庞德与魏延单挑,回合数不明,随后魏延诈败,在曹营后寨失火大乱后,魏延又忽然飘逸到曹操阵前,一箭射中了曹操人中,翻身落马。庞德立即赶到,“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其实,在汉中一系列战役中,曹营诸将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张郃被张飞痛歼,徐晃、张郃被赵云吓破胆,许褚被张飞废掉,唯独庞德杀退了强敌,还救了曹操一命。从庞德与魏延的交手来看,他在短期内并不能战胜魏延,而是在护主心切的情况下,才能奋力将魏延杀退,因此,庞德肯定强于魏延,但优势并不太突出,大概超过半个段位吧。至于魏延的实力,与张郃较为接近,两者有过数次正面,曾经互相诈败,也曾经互相忌惮,比如在瓦口关单挑,比如在陈仓混战,比如张郃在街亭诈败,比如魏延在木门道诈败(完成诱杀),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也就是说,魏延基本就是张郃的水平,而张郃与张辽、太史慈基本都是一个水平(均有直接单挑战例),他们都是强一流武将。对比来看,庞德比魏延、张郃、张辽等人都要略强一些。演义中,有三场最为热血的单挑,第一是葭萌关张飞夜战马超,第二是潼关许褚赤臂战马超,而第三就是庞德抬榇决死战关羽!庞德与关羽的火并之战,双方第一场单挑,一百余合后,关羽收敛了此前的狂态,亲口称赞庞德为“刀法惯熟,真吾敌手”。日次再战五十余合,庞德以诈败术射中了关羽左臂,如果不是于禁的小人心理作祟,庞德很可能会立下盖世神功。此后,于禁错误地判断了形式,更加错误地部署了营寨。但是庞德睿智,在他苦苦相谏时,于禁却以官威压人,还以扰乱军心为由,将庞德呵斥而出。最终水淹七军后,庞德无奈躺枪,被生擒,最终慷慨就义。庞德视死如归,在抬榇决死战之后,人气暴涨、咖位陡升,而身价也水涨船高,应该确立在那些强一流武将面前的优势,几乎能够跻身于超一流武将的行列了。这是庞德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即便战死,也令人敬佩不已!但客观分析,此时的关羽,武力值早已衰退,大概在超一流行列中只能垫底。通过上述综合分析,庞德的武力要如何定位呢?1.他肯定强于徐晃、魏延、张郃、张辽这些强一流武将,但是在许褚面前,还是略有差距;他能够与暮年关羽打成平手,还能够诈败占优,如果遇到关羽的巅峰期,肯定要明显落败。2.如果将吕布的武力值界定为99-100(后期下滑到99),那么关张赵马的巅峰期都在99,典韦、许褚的巅峰期大致在98;张飞、赵云、马超的下限大致在97,典韦、许褚的下限大致在96,而关羽的下限在95。庞德的武力值区间 ,应该在93-95,也就是说,他的上限,与老年关羽基本持平。结语:如果把庞德归入超一流武将,那么他就是垫底的,如果把庞德归入强一流武将,那么他就是把头的!庞德是一位智勇兼备的超级猛将,也是一位命运多舛的悲情英雄!在马超麾下,他帮助攻坚克难,先后救过韩遂、马超,但他被马超遗弃了!在张鲁麾下,他被埋没,在立下大功后反而被问罪,遭到小人陷害、主公猜忌!在曹操麾下,他在名将林立的阵营中,虽然入职较晚,但仍能立下大功,斩杀了东吴大将,击退了西蜀猛将,还救过曹操的性命!但即便如此,曹操对他还有一定的疑忌,他需要叩首到头破血流,才能取得信任!在险些把关羽拉下神坛时,他又遭到于禁的嫉贤妒能,最后还深受其害,连带着遭遇生擒,最终英勇就义。马超归顺蜀汉,最终郁郁而终;庞德归顺曹魏,却得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算是完成了武将的光荣使命!于禁被生擒,屈膝投降,而庞德却能够大义凛然,因此荣入曹操宗庙,也不枉此生了!总的来说,庞德的一生,光荣、悲壮,值了!
蜀国五虎上将手下八大副将,个个骁勇善战,为何没一个有好结局的
五虎上将身边的副将,远不止八人。蜀汉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中最声威震天的黄金组合,是蜀汉集团里最能征善战的战斗天团,他们代表了蜀汉的鼎盛兴旺,但他们的结局却是落寞苍凉的。关羽,兵败被擒,凛然拒降,惨遭斩首;张飞,复仇心切,遇刺身亡,身首异处;黄忠,追击强敌,误中埋伏,中箭身亡;马超,不得重用,惨遭雪藏,抑郁而终;赵云,英雄迟暮,悄然病逝,五虎终结!那么五虎将身边的副将都有谁呢?这些副将的结局分别如何呢?关羽四大副将:关平、周仓、廖化、王甫。关平是蜀汉二代将领中最杰出的代表,智勇兼备、成熟稳重,是关羽最得力的助手。赤壁之战后,关平就跟随刘备攻取西川,与刘封并肩作战,生擒杨怀、高沛,带兵击退张任,颇有功勋,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益州平定后,关平又回到关羽身边,辅佐镇守荆州,并勤练武艺、打造水军,成为荆州班子的二号人物。襄樊之战开打,关平带领廖化先锋出击,一刀秒杀翟元,以诈败之计惊退曹仁,最终攻取襄阳;曹军驰援后,关平又代父出阵,与庞德单挑三十回合;水淹樊城之后,关平又奋力杀退曹仁,将中箭落马的关羽救回;吕蒙袭取荆州后,关平慌忙撤军,仍能在败军之际与徐晃单挑三十余合从容而退;困守麦城时,关平又护送廖化突围,挥刀杀退了丁奉的部众;关羽走麦城,关平又单骑断后连夜奔走,数次杀退了潘璋、朱然的精锐,在关羽被擒后赶往营救,最终孤身被围,力竭被擒。此后,关平与关羽一同被斩,义不辱节。关平的综合能力,似乎不在关羽之下了,叵耐英年早逝,诚为可惜!周仓是一位关西大汉,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黑面红心,虽然出身于黄巾军,却豪爽任侠,重情义、守忠义,心甘情愿地为关羽充当马前卒,形影不离地为关羽抗刀护身,周详备至地侍奉在关羽身边。周仓将麾下四五百人马全部倾囊献出,不仅成为刘备东山再起的一支生力军,还成为关羽披坚执锐的私人部曲,江夏守城池、华容释曹操、长沙战黄忠,都是这支部队的贡献,甚至跟随关羽渡江会鲁肃的九位关西大汉,也是周仓的嫡系人马!周仓除了力大无穷,武力值亦不容小觑,他单挑赵云,虽数次战败却仍敢于死战,虽连中三枪却安然无恙,还能跑去向关羽求援,绝对是赵云枪下的“钢铁侠”;此外,周仓的水下功夫无敌,在水淹七军后撑着竹筏撞翻了正欲逃走的庞德,然后与之激战将其生擒。关羽从麦城突围时,周仓与王甫留下守城;关羽死后,周仓闻听噩耗,跑到城楼上失声大哭,拔剑自刎而死!关羽被称为“义绝”,而周仓之忠义,同样光耀千古!廖化同样出身于黄巾军,他初次遇到关羽,还是一位十七八的青葱少年,虽然剑斩杜远并且救下了甘糜二夫人,却被关羽婉拒,未能追随。在入川之战时,廖化赶来投靠,被刘备派往荆州,自此成为了关羽的得力干将,在攻取襄阳时充当先锋,在困守麦城时奋勇突围,在被刘封拒发救兵之后,恸哭求救并破口大骂,然后孤身赶往成都求援,也因此成为了荆州陷落之后的唯一幸存之人。到了诸葛亮时代,廖化逐渐显山露水,一步步成长为中坚力量,多次充任开路先锋,为蜀汉北伐立下了汗马功劳。用计赚曹兵,廖化一刀斩杀了先锋官秦良;奋力战王双,廖化与王平救走了张嶷;追杀司马懿,廖化得其金盔,被诸葛亮录为头功,令魏延羡慕嫉妒恨!到了姜维时代,廖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皓首老将了,却仍披荆斩棘地冲锋在前,在董亭之战中诈败诱敌徐质,最终助力姜维将徐质砍死,在姜邓斗智期间曾识破邓艾的计谋,并一刀斩杀了郑伦,协助姜维大胜邓艾!蜀汉灭亡后,君臣全被迁往洛阳,廖化抑郁不能自已,暗淡地死在了马车上。“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说蜀中人才凋零,已经无大将可用,只有老将廖化才具备先锋之能,这是对廖化的最大肯定和充分赞扬,却总被世人曲解!王甫是关羽的随军司马,为人精明通透却敢于忠诚直谏。关羽攻取襄阳后,王甫提了三点建议:1.必须防范东吴,并建议设置沿江烽火台,以举烟为号作机关消息,正是这个举措,令东吴吕蒙费煞了脑筋,最终还要装病以掩人耳目;2.认为糜芳、傅士仁未必能够竭力坚守南郡、公安两处隘口,但关羽不以为然;3.认为在后方总督荆州的潘浚多忌而好利,不堪大用,推荐换成忠诚廉直的赵累,但关羽听不进去,在吕蒙白衣渡江之后,潘浚直接缴械投降了!困守麦城期间,关羽向王甫请教,“吾悔昔日不用公言!今日危急,将复何如?”王甫认为死局难破,只能寄希望于向西川突围,于是关羽分兵一百余人留在城中,让王甫、周仓坚守。城门口的诀别,王甫以头顿地而拜曰“城必破,而身不降也!专望君侯速来救援”。当夜,王甫骨颤肉惊、夜不能寐;次日拂晓,王甫冲到城楼上,看到用来招安的关羽父子首级,心痛难以承受,大叫一声跳楼坠亡,而周仓随之自刎。最后提一下督粮官赵累,他跟随关羽突围,一直奔走到临沮小道上,最终战死在乱军之中。张飞三大副将:魏延、雷铜、吴班。魏延出身于底层寒门,虽踌躇满志,却命运多舛,在早期受够了白眼,被刘表无视忽略,被韩玄埋没打击,直到他遇到了关羽,救黄忠、杀韩玄、献长沙,本以为会受到礼遇,却被诸葛亮喝斩,还被定性为反骨仔!万幸的是,魏延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刘备对他青眼有加,不拘一格地擢用人才,甚至将他视为心腹大将。知遇之恩,当以死报,魏延在随后的征战中锐意进取,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甚至敢与黄忠比武争功。魏延曾经两次担任张飞的先锋。葭萌关之战,魏延数合败杨柏、十合败马岱,却因为立功心切而被马岱射中左臂;瓦口关之战,魏延为张飞送来了军前公用美酒,并且在阵前发起搦战,成功拖住了张郃,让张飞得以从梓潼山小道插入瓦口关背后,一举击溃了张郃的。此外不久,魏延单独领一军出斜谷,与曹操的主力遭遇,然后与庞德展开激战,并且在庞德眼皮子底下将曹操一箭射翻!汉中之战后,魏延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被刘备委任为汉中太守,虽名声不及五虎将,但实权仅次于关羽,成了刘备跟前的超级红人。刘备死后,魏延的处境相当尴尬,始终受到诸葛亮的猜忌和打压。魏延身为蜀汉第一大将,却总被派去执行佯输诈败丢面子的任务,但是他都能超额完成使命,捉鄂焕、诱祝融、擒孟获、火烧兀突骨,降姜维、斩王双、射张郃、火烧司马懿,都离不开魏延的诈败。干最拼命的活,立最显赫的功,却要受最憋屈的气,这就是魏延的处境!诸葛亮死后,魏延隐忍多年的愤懑之气终于爆发了,变得狂妄起来,但是他仍然想着北伐,“丞相虽亡,吾今现在,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然而,在赵直、费祎、马岱等人的连番忽悠之下,魏延逐渐失去理智,在与杨仪的斗争中烧绝栈道、阻拦退军,结果授人以柄、失去军心,最终被马岱摆了一道,稀里糊涂地当了刀下之鬼。诸葛亮一生称得上算无遗策,但他临终最后一计,竟然是除掉魏延,亲手毁掉了军中第一人,实在让人意难平啊!雷铜本为川中名将,与吴兰一同援救雒城,曾经在张任的调度下击退了黄忠、魏延,绝非泛泛之辈,后来张任兵败,雷铜、吴兰被刘备设计围困,不能突围而只好请降。刘备入主益州之后,派张飞镇守巴西,以雷铜副之。在汉中之战中,张郃攻打巴西,雷铜为张飞献出疑兵埋伏之计,连夺二寨,围歼魏军两万余人,将张郃逼退到瓦口关。此后,雷铜在关前与张郃单挑,战不十合,张郃诈败而走,雷铜急追,误中了诱敌之计,但见伏兵齐出,雷铜错愕之间,被张郃的回马枪挑于马下!吴班乃吴懿之弟,最初只是个牙门将,在雷铜战死后成为张飞的副将,辅助镇守阆中。关羽死后,张飞挂孝出征,因鞭打士卒而被部下刺杀,正是吴班发现了凶案现场,并且向刘备通报了凶信噩耗。刘备伐吴时,吴班担任先锋,在兵战中击败了孙桓,在火烧连营后勉强杀出重围,幸被赵云所救才免于一难。诸葛亮时期,吴班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将领,先后参与了六次北伐,有伏击孙礼、打劫曹真、诱敌司马懿等表现,甚至还有留守祁山大营的高光时刻,在六出祁山时负责进攻北原渭桥,误中司马懿之计,被张虎、乐綝用乱箭射死。马超三大副将:庞德、马岱、吴兰。庞德是西凉第二猛将,也是马超最得力的臂膀。攻长安,庞德献出奇谋,爬城放火斩钟进,一举撬开了长安大门;打潼关,庞德与马超将徐晃、曹洪杀到狼狈而逃,庞德甚至一口气追出了潼关;渭南之战,庞德从陷马坑中跳出,斩杀曹永、夺取战马,还顺带救走了韩遂;渭桥之争,庞德奋勇赶来,又将落马遇险的马超救起。庞德如此忠勇,却被马超遗弃在了汉中张鲁那里,屈沉在奸佞宵小之下,即便有力战曹营四将的神勇表现,却被杨松诬告,还被张鲁喝斩,在心灰意冷之下,选择了弃暗投明,诚心归顺在曹操麾下。在濡须之战中,庞德亲手斩杀了东吴陈武,堪称军中第一功!在驰援樊城时,庞德受不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在曹操面前叩头至血流满面,然后抬着出征了,与关羽血拼一百余合,差点将关羽拉下神坛,如果不是于禁嫉贤妒能而鸣金,庞德真的有可能干出惊天壮举!然而,庞德命中犯小人,他规劝于禁不宜驻扎在低洼之处,却被于禁以官威,还被反诬为惑乱军心,最终被于禁的愚蠢决策所累,奋战到孤身一人,因不习水性而被周仓生擒。面对关羽的诚恳劝降,庞德破口大骂,只求速死;关羽怒而斩之,实敬庞德之忠勇,怜而厚葬之。马岱是一位成长型的将领。跟随马超时,马岱就暂露头角,在攻取长安时一合杀败钟繇,在攻打葭萌关时一箭射伤魏延,而且在潼关渭水之战中多有优良表现。到了南征北战时期,马岱的戏份逐渐增多,秒杀南国忙牙长、绊倒祝融夫人、两次生擒孟获、生擒雅丹丞相、斩杀魏军先锋陈造,立下了赫赫战功。诸葛亮死后,马岱遵循锦囊遗计,诈降在魏延帐下,博取信任,然后出其不意地将魏延斩杀。此后,马岱就消失匿迹了。杨仪最终被刘禅处死,以此推之,马岱的日子估计也不好过。吴兰最初与雷铜搭档,在雒城保卫战期间归顺刘备,后来跟随马超镇守下辩,并充当先锋去拒敌曹洪。在与曹洪对峙期间,吴兰选择坚守,而牙将任夔执意出击,却被曹洪一刀斩杀。在斜谷之战中,吴兰跟随马超烧掉了曹操的后营,然后带兵追击,在混战中遭遇曹彰,与之单挑,可惜不敌,数合之后被曹彰一戟刺死。黄忠四大副将:严颜、刘封、陈式、张著。严颜善使大刀、精于弓箭,乃巴郡之保障,也是张飞入川之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严颜归顺后,为张飞唤开了四十五处城门,令张飞赶在诸葛亮、赵云之前到雒城会师,还恰巧杀退了张任,并救了刘备一命。为了表彰严颜之功,刘备脱下黄金锁子甲,亲手为严颜披上。张郃侵犯葭萌关,黄忠争得先锋职位,而严颜以副将身份随行。黄忠打正面,严颜打埋伏,二人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先后战胜了张郃、夏侯尚、夏侯渊,连夺三山,令蜀军为之大振。在天荡山之争中,严颜还亲手斩杀了夏侯尚之兄夏侯德。汉中之战后,严颜下落不明,结局未做交代,估计是天年终老了吧。刘封是刘备的义子,身份比较特殊敏感。黄忠诈败诱敌、连退数阵,刘备急差刘封前来相助。刘封对于黄忠的表现,曾经出现两次误判,随后却对黄忠的神勇表现叹羡不已。在整个汉中之战中,刘封曾被徐晃十合杀退,又被曹彰三合杀败,整体来说并不出彩。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刘封负责镇守上庸。当廖化赶来求救时,刘封却听信了孟达的蛊惑,拒绝向麦城增援,间接导致关羽兵败身亡。此后不久,孟达反叛,并且当了带路党,带着徐晃、夏侯尚攻打上庸,刘封撕掉了孟达的劝降书,斩杀了来使,然后出城与孟达决战,三合大败之,最终被徐晃等人杀退,丢了城池,孤身向成都逃去。刘备迁怒于刘封,将其斩杀;但听闻刘封曾经扯书斩使,当即后悔不已。陈式是一位基层将领,在定军山之战中担任黄忠的副将,因为轻进无备,被夏侯渊一合生擒。黄忠立即还以颜色,一合生擒了夏侯尚,并用夏侯尚换回了陈式。此后,陈式并没有其他表现。在第三次北伐中,陈式再次犯了莽撞的激进错误,并且抱怨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甚至与魏延一唱一和,暗中违拗了军令,与魏延追击魏军,却惨遭重创失利,归队后被诸葛亮以军法斩首。张著同样是一位低级将领,在汉水之战中担任黄忠的副将,与黄忠连夜截粮,却中计被困。黄忠被徐晃、张郃围攻,而张著被文聘率兵围困,此后赵云赶来,先救黄忠,再救张著。此后,张著的结局未做交代,应该是能力不够、军功不济,没能折腾出什么名堂。赵云一位副将:张翼。众所周知,赵云带兵作战的机会并不多,在汉水之战中只是担任黄忠的策应救援,身边的张翼只是一位偏将,在北伐时期曾经兵出箕谷,但只是诸葛亮用以诱惑曹真的偏师,身边的的邓芝是一位随军参谋。因此,严格来讲,赵云只有一位副将,就是张翼。张翼本为刘璋麾下的将领,是第三批增援雒城的主力,后来杀死了刘璝,向刘备开城投降。汉水之战,赵云在野外待机而动,而张翼在营内坚守寨栅。赵云救回黄忠、张著之后,返回杀回本寨,张翼急令军士关闭寨门,但赵云却厉声喝止,然后反其道而行之,以空营计吓退曹军,获取汉水大捷。在南征北战时期,张翼劳苦功高,又跟随姜维屡次北伐,累次升迁至左车骑将军,负责镇守阳安关。刘禅投降后,张翼跟随姜维诈降,在钟会的那场叛乱中,姜维功亏一篑,挥剑自戕而死,而张翼也奋战到底,最终死于乱军之中。最后附带说一下姜维。其实姜维身边也有四位实力突出的副将,分别为廖化、张翼、张嶷、傅佥。廖化、张翼,前文已经提到。张嶷也是北伐时期的主要功臣,虽然武力偏弱(被祝融夫人用飞刀扎伤、被王双用流星锤打伤),但功不可没,最终为了营救被邓艾围困的姜维,壮烈战死。姜维感伤不已,上书请求自贬。傅佥是傅彤之子,深得姜维器重,且武力非凡,在长城鏖战中鞭打李硼、生擒王真,令魏军为之胆寒。在阳安关之战中,傅佥被叛徒蒋舒,孤身陷入钟会的大军中,往来冲杀数十次,直到战马累倒于地,才无奈挥剑自刎。此外,后来归降蜀汉的夏侯霸,也曾经担任姜维的副将,并且有计赚徐质、识破邓艾的表现,但是在洮南之战中被邓艾算计,在吊桥边身受乱箭而死。结语:蜀汉五虎将,结局甚为悲凉,除了寿终正寝的赵云,其余无一善终;而五虎将麾下的副将,先后出现了十余位,他们的结局也都令人怅惘。除了莫名消失的严颜、马岱、张著之外,关平慷慨就义,刘封被刘备归罪斩首,陈式被诸葛亮军法处置,魏延被诸葛亮设计除掉,周仓、王甫而亡,廖化抑郁而终,其余雷铜、吴兰、吴班、张翼,全部战死沙场,即便是马超的副将庞德,也做到了为国捐躯!看来,三国最危险的职业,非五虎将之副将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