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布公告称,应中方邀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于3月27日至4月1日对中国进行为期六天的正式访问,期间将到访广东广州、海南博鳌以及北京。
新加坡《联合早报》介绍称,这是自新冠疫情大流行发生以来,李显龙首次访华,
他上一次访华是在2019年4月,当时他应邀到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世界园艺博览会。
新加坡与香港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中国大陆被西方封锁的大历史中成长起来的,都是依靠充当中西方联络的窗口经济腾飞的。
如此特殊的作用,决定了中国与西方都会对它们施加巨大的影响力,毕竟,谁都会担心自己的钱安不安全。
现在,美国想加速脱钩,中国想延缓脱钩,维持新加坡原有的立场对大陆有利。
但是,中美逐渐脱钩是历史大趋势,如果没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这种趋势是无法阻挡的。
大国的对抗,只能让本来安安静静可以逐步发展自己经济的小国卷入其中而左右为难。
就像优衣库的创始人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对美国满是怨言。
美欧非要把政治正确摆出来让人家站队,人家怎么站?
实际上如果没有美国,没有人想搞什么新疆棉给自己增加麻烦,也没有谁非要冒着巨额损失剥离华为,也没有人不想卖光刻机给中国。
人家都想好好做生意,今天美国如果没有软硬兼施,你问问ASML高兴不高兴?它愿意不愿意卖给中国东西?
新加坡比香港聪明的是,它试图转型,从中国与西方交流的窗口转变为中国与东盟交流的窗口,转变为西方与东盟交流的窗口。
而香港则死抱着历史辉煌不放,不愿意转型深耕东南亚。
最近几年新加坡金融中心地位增长的这么迅猛,就是因为中国、西方与东南亚的联系都日益紧密。
2015年,新加坡接替泰国成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协调国”。按道理说他们应该不偏不倚,做好份内的事儿就行了,可是他们却倒向了美国。
比如李显龙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强调对“南海仲裁”结果的认可。尤其是后者,有些过份了。
咱们很快对新加坡进行敲打。比如扣押新加坡的步兵战车、向马来西亚出售战舰,以及不邀请李显龙参加“一带一路峰会”。
李显龙也意识到情况不太对,于是匆忙转头,在各种场合强调自己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支持 —— 这就合适了嘛,随后咱们就邀请李显龙访华。
说到底,中美之争是中美的事儿,胜负还未可知呢,你们先别急。
所以说啊,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实力强大,朋友自然就多;实力不够,去哪哪干啥啥都憋屈,而且必须忍着。
李显龙看的也很清楚,香港毕竟是中国的领土,具有天然的优势。
但小国与大国不一样,考虑不了那么长远,只能现在赚一点是一点。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