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无力还钱,却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旅游视频。执行法官打来电话,还被称为“诈骗的”……这样的“老赖”该怎么治?
2013年,王某、马某夫妇向中联某公司购买泵车,但因经营不善,本应分期支付的数百万元货款没了音信。2019年,法院判决王某、马某偿还中联某公司货款共计三百余万元。但判决生效后,两人声称无力还钱,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干脆“躺平装死”,始终不履行还款义务,案件执行陷入僵局。2023年,中联某公司向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恢复强制执行。
经过调查,结合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执行法官发现王某、马某在河南省太康县某高档小区经营了一家烟酒店,近期还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去洛阳某景区旅游的视频,一派“逍遥”景象。
据此,执行法官调整了应对策略,当场开具《预拘留通知书》,要求马某的妹妹及时向王某和马某转达通知书的内容:“收到本通知后七日内,仍然不履行义务或不配合法院执行的,本院将依法对王某、马某拘留十五日”。
当天下午,迫于压力的马某主动给执行法官打来电话,称自己不想被拘留,希望能与申请执行人洽谈还款事宜。执行法官当即召集中联某公司代表与马某见面协商,最终,马某当场履行一部分款项,并与中联某公司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该案顺利执结。
说起老赖这个话题,总是有很多可以分享的。其实我认为老赖分两种,一种就是上面说的那种,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另一种就是创业失败者(破产的人)。
对于那种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躺平装死”的,就是我们最为痛恨的,针对这种执行难的问题,近些年国家也出台了对付老赖的一些措施,但是就普通老百姓而言,如何对付老赖呢。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冻结银行账户、存款、收入和养老金、查封拍卖不动产(如房产)、查封扣押动产(如车辆)、禁止转让知识产权,冻结相应的股权、证券等账户、发出搜查令、强制迁出房屋或者强制退出土地、司法拘留等等。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资讯。 欢迎关注本站,无论是时事热点,新闻资讯,游戏攻略与各类资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