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 如何评价聂远主演的《心灵法医》
- 《云顶之弈》还能再火起来吗
- 哪部电影开头的时候你看得索然无味后关掉了,后来再看的时候却大呼过瘾
-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子欲孝而亲不在,记得父母音容多少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我看到有篇文章,说孩子经常玩游戏,父亲直接给孩子说,你就这样玩,玩个够,中途不停下来,只要停下来就一直别玩了。结果后面孩子晚了7天7夜,终于忍受不住,觉得游戏太恶心了,从此再也没有玩游戏了。先不说这个是真是假,我觉得孩子玩游戏没有什么不好,可以开发孩子的各种思维,也通过各种游戏规则的考验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但游戏有个致命的缺点,很多孩子很容易走上沉迷的道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家长的引导和陪伴很重要,不要让他觉得除了游戏,其他的都不好玩。给几点个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1、多陪伴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2、玩游戏是可以的,但家长注意审核游戏的内容,规划孩子游玩的时间(不要让孩子和沉迷游戏的朋友接触太多)。3、对孩子设置奖惩机制,要想游玩的时间更多,就得做得更好等等。
如何评价聂远主演的《心灵法医》
对于法医这个职业的最初认知应该是来源于《鉴证实录》、《法证先锋》这一类TVB经典剧,以及近几年的《法医秦明》。法医可以从死者身上发现线索和,他们成了协助警察破案的重要一环。最近根据朱明川原著小说《听尸》改编,由聂远和宋轶主演的治愈系法医剧《心灵法医》正热播刚迎来了大结局。初听“听尸”二字觉得好奇,死了的人还能听到他们说话?那这应该是一部悬疑与惊悚结合的电视剧。源于对好奇,不自觉追了一二十集,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部不同于以往法医题材的剧。它以破案为辅、听尸为主,结合现实的同时,侧重暖心回归与心灵治愈,同时剧中也存在演员演技悬殊大,技术与逻辑瑕疵并行等问题。破案为辅,听尸为主以往大家看法医类剧的侧重点要么是破案的(如《鉴证实录》,要么是警方和法医、法证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法证先锋》和《法医秦明》),但是这部剧我们明显感受到导演弱化了警方在破案方面的作用,更注重剧中明川这位优秀法医的人物塑造和作用发挥。几乎所有的案件的关键信息不是警察发现而是法医明川发现的,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法医去实地考察,采集证据,法医成了引领每个案件走向的领头人,警方的弱化也就同样这样弱化了很多破案的细节问题。导演之所以采用这样对警方能力弱化的处理,就是为了突出法医和死者进行的心灵交流的作用,通过法医去听取死者留下的那些无声的语言,把他们想表达的信息传达给警方,给家属,给观众。比如明川在给“淡水海尸案”里的女死者解剖头颅查找真正死因的时候,他就很郑重地对着死者说了:“我知道你生前很爱美,爱重自己的头发,但是我现在不得不帮你剃发开颅”。简单的一句话,却有强烈的仪式感,这是对死者的尊重,是和死者的一种沟通与协商。而他知道死者爱美的一切事实,仅凭借一枚昂贵的发卡,是想一个孩子口中“不睡觉、不吃饭,整天穿各种工作服出门工作”的妈妈,连轴转动过劳晕倒的妈妈,会舍得买一枚昂贵的发卡吗?会为了捡这枚发卡而溺水吗?每一次案件没有头绪时,都是明川通过和死者的对话,发现关键线索的。结合现实,治愈心灵剧名是《心灵法医》,剧种划分为治愈系法医剧而不是悬疑剧,自然侧重点在于心灵的治愈,这也是为什么看这部剧有种暖心的治愈感的原因了。它的暖心治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对死者的照顾,这主要通过法医明川对死者的无声语言的转述来体现;另一种是受害人和罪犯之间的内心独白与和解,导演才采用的是一种“心灵剧场”的创新手法,通过心灵侧写剧场化的形式来表达。剧中的许多案件取材于当下社会,都很贴合现实社会,让观众看后很有感触。比如“杀妻案”里,为了扶正有孕小三意外杀妻;“淡水海尸案”里单亲妈妈为了孩子,不分昼夜兼职多项工作过劳致死;“狼人案”中的“偶像失格”问题和执迷不悟,包庇罪犯的爱情观;唯物主义,相信科学的医生救人无数,却无法救癌症晚期的有孕妻子,而误入迷信歧途,通过杀别的孕妇以企求就活妻子;“网约车案”里“女性深夜坐车安全问题”等话题,都紧贴现实,十分值得思考。悬殊大的男女主演技这部剧的男主聂远和宋轶,这两位都是很有演技的演员。聂远自不必说,《隋唐英雄传》里的罗成,《四大名捕》里的冷锋,虽然他最近的作品比较少,但是看他时隔多年出演《延禧攻略》里的乾隆皇帝,获得的如潮好评就知道了他的演技水平了。在这部剧中,他的水平一如既往地稳,堪称全剧的演技担当。而宋轶虽然出演女主的作品不多,但是她可是被大家称为“作为女二多次碾压女主的女演员”,《伪装者》里于曼丽,《创业时代》里的温迪,包括最近热播的《庆余年》里的范若若,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赞不绝口。但是反观宋轶在这部剧里演技全然没有体现出来,饰演的罗队像一样,没气场、没能力,只像是一个空有美貌的花瓶,被男主聂远碾压的毫无存在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前面第一点我们提到过导演为了的契合剧名“心灵法医”,重在突出法医的作用。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可惜的是没有掌握好这个度,过于弱化警方能力,过于强调法医的能力,造成了适得其反的作用。这就是造成了剧中男女主演技悬殊巨大的关键原因,甚至说除了男主聂远,其他人的演技全被抹灭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吐槽“要这队有何用?女主罗队长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一个新人演员在剧组能发挥出潜在演技与导演有关,当然一个好的演员在剧组发挥不出该有演技与导演也是有关的,显然造成这样集中火力的演技吐槽,导演是要负责的。技术与逻辑瑕疵并行除了上面演员演技问题的存在,客观来说这部剧还存在技术和逻辑问题。技术问题主要出在背景音乐和拍摄问题上。在这种破案的法医题材的剧中,背景音乐或是渲染画面,或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且背景音乐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出现才能与剧情相互辅助补充。可是剧中的背景音乐很非主流,冷不丁的出来,而且音量过大,听着刺耳不说影响人声,最主要听着完全不对剧的风格。而在拍摄上,镜头时常莫名奇妙的晃动,明明是正常的平行拍摄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运动镜头的确是一种特别的拍摄手段,但是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就是摄影师的拍摄技术问题了。要说逻辑问题,可以说每个案件细究起来都是存在的。比如“狼人案”中,嫌疑人黄伟伦被拘留在审讯室里随意吃东西,这个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警方是不会因为嫌疑人是偶像明星的身份就特殊对待的,古代尚且有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规定,何况现在人人平等的法制社会呢?再比如“景区抛尸案”中,明川被罪犯打晕关到溶洞里也就一夜时间,只是胳膊骨折了,其他人找他的时候,差点就错过了。嘴是好好的,难道不会喊救命吗?非要敲打岩壁。手机没信号,满格的电可以放音乐制造声音引起救援人的注意吧。科技社会了,是不是剧的逻辑也得跟上时代呢?导演难道想学习《破冰行动》最后用送人头的手法取代手机拍照拿证据的做法,被观众集体吐槽吗?总而言之,这部剧有其可看性,至少展现了很多温暖的一面,传播了正能量,引导了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不可否认它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过这或许能为后面法医题材往治愈方向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价值。
《云顶之弈》还能再火起来吗
我觉得不能。 这个游戏我已经都不玩了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sign.toutiaoimg.com/tos-cn-p-0000/a455d98101084cc2a115685583a246fa~noop.image?x-expires=1998522023&x-signature=Lj+Rd62PFIk8s/zQCQaWKSOgdqk=", "thumb_width": 1440, "vid": "v020164a0000bq8mcs72gddun85ffj5g", "vu": "v020164a0000bq8mcs72gddun85ffj5g", "duration": 155.74, "thumb_url": "tos-cn-p-0000/a455d98101084cc2a115685583a246fa", "thumb_uri": "tos-cn-p-0000/a455d98101084cc2a115685583a246fa",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55.74, "h": 808, "w": 1440}, "ultra": {"duration": 155.74, "h": 808, "w": 1440}, "normal": {"duration": 155.74, "h": 808, "w": 1440}}} --}
哪部电影开头的时候你看得索然无味后关掉了,后来再看的时候却大呼过瘾
豆瓣评分9.6分的《我们的父辈》,最开始看到豆瓣评分这么高,觉得可以去看下,但刚开始看的时候,出场人物比较多,而且多股交叉的线,对外国人脸盲的我看的有点晕。该剧由三集,每集90分钟,看到第一集的时候觉得并不出彩,讲述了二战时间德国的五个普通柏林年轻人的遭遇,少尉哥哥威尔汉姆、士兵弟弟弗里德汉姆、犹太人维克多、护士夏利以及想当歌星的格蕾塔,但令人深思,不能忘怀的在后面,接着往下去看的时候,看到了一直想当歌星的格蕾塔,为了救自己的犹太男朋友维克多,自己的身体来为男友换取通行证。犹太人维克多,拿到通行证之后,但仍然被坏的透彻的盖世太保抓起来送往集中营。一开始最抗拒战争懦弱的弟弟变成了机器。一向英勇作战的哥哥在一场电报站争夺战中,自己的连队的人几乎全部战死的时候,选择了逃离战场,做一个逃兵。而怀着爱国的心来到前线医院的夏利,出于爱国的心举报了国家不能容忍的犹太人之后,发现自己做错了,满怀愧疚。当她误以为自己深爱的男人少尉哥哥威尔汉姆死去的时候,选择了她一点都不爱的杨医生。他们都在战争中迷失了自己,被这残忍的战争裹挟着。而到了第三集,德军步步败退,明星格蕾塔怀了坏蛋盖世太保的孩子,但却被盖世太保一拳打掉并关在了监狱里,因为她说了一句德国会失败的言论,也因为盖世太保想要摆脱这个小三。最终被枪毙,结束了她的一生。弟弟最后本来可以逃脱,但他选择了死亡,为了救赎他自己,也为了让年仅12岁的德国新一代希望的士兵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为德国的未来留下希望。夏利在德军撤退的过程中掉队了,苏军士兵看到之后就要对她实施侮辱,这个可恶的残酷的战争,让每个人都展现出了恶的一面。这是一部德国反思题材的二战片,作为战争的发起方的德国拍这部片子让德国人识到真正的战争带来的只有灾难,珍惜和平年代。看完之后,德国这部反思题材的二战电影,值得上9.6分的高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子欲孝而亲不在,记得父母音容多少
父母在,家在,兄弟姐妹在,亲情在,一切在。父母在,无论你多大岁数都是孩子,时刻有父母的牵挂;父母在,每逢过年,无论千里万里都要赶回家里吃一顿团圆饭,叫一声爸妈。父母是家、家庭、家庭成员的精神核心,是维系原有家庭成员的桥梁、纽带。相信每个子女都能记住自己父母的音容笑貌,都不同程度地感念他们给予我们的生命,含辛如苦把我们养大。正因为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也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子女,使得人类得以传承,生生不息。愿天下父母平安、健康、幸福、快乐!!!